关于葡糖淀粉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19年第6号)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聚环辛烯等1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特此公告。
附件: 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聚环辛烯等1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公告文本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19年12月2日
(八)甲醛与4,4'-(1-甲基亚乙基)双[苯酚]、3-甲基苯酚和4-甲基苯酚聚合物的丁基醚
特此公告。
附件: 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聚环辛烯等1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公告文本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19年12月2日
附件1
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一、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葡糖淀粉酶的质量规格要求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的规定。
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一、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序号 | 酶 | 来源 | 供体 |
1 | 葡糖淀粉酶 Glucoamylase | 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二、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一) (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
英文名称:(1R,2S,5R)-N-(4-Methoxyphenyl)-5-methyl-2-(1- methylethyl)cyclohexanecarboxamide
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
用量及使用范围: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
本质量规格适用于以(1R,3R,4S)-对-薄荷烷基-3-甲酸、三氯化磷和对-茴香胺等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2.2 分子式
C18 H27 N O2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289.42 (按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一) (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
英文名称:(1R,2S,5R)-N-(4-Methoxyphenyl)-5-methyl-2-(1- methylethyl)cyclohexanecarboxamide
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
用量及使用范围: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
本质量规格适用于以(1R,3R,4S)-对-薄荷烷基-3-甲酸、三氯化磷和对-茴香胺等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2.2 分子式
C18 H27 N O2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289.42 (按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 指 标 | 检验方法 |
色泽 | 白色 |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
状态 | 晶体 | |
香气 | 清凉薄荷样香气 | GB/T 14454.2 |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检验方法 | |
(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含量,w/% | ≥ | 98.0 | 附录A |
熔点/℃ | 177~181 | GB/T 14457.3 |
附录A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含量的测定
A.1 仪器和设备
A.1.1 色谱仪:按 GB/T 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
A.1.2 柱:毛细管柱。
A.1.3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2 测定方法
面积归一化法:按GB/T 11538—2006中10.4测定含量。
试样制备:称取本品1 g溶于10 mL叔丁基甲醚中,摇匀备用。
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GB/T 11538—2006中11.4规定执行,应符合要求。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附录B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典型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
(面积归一化法)
B.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典型气相色谱图见B. 1。
说明:1—溶剂(叔丁基甲醚);2—(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图B. 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
B.2 操作条件
B.2.1 柱:毛细管柱,长 50 m,内径 0. 25 mm 。
B.2.2 固定相:聚乙二醇。
B.2.3 膜厚:0.25 μm 。
B.2.4 色谱炉温度:60℃恒温5 min,然后线性程序升温从60℃至250℃,速率5℃/min,最后在250℃恒温5 min。
B.2.5 进样口温度:250℃。
B.2.6 检测器温度:280℃。
B.2.7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2.8 载气:氮气。
B.2.9 载气流速:2.0 mL/min。
B.2.10 进样量:1 μL。
B.2.11 分流比:30: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含量的测定
A.1 仪器和设备
A.1.1 色谱仪:按 GB/T 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
A.1.2 柱:毛细管柱。
A.1.3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2 测定方法
面积归一化法:按GB/T 11538—2006中10.4测定含量。
试样制备:称取本品1 g溶于10 mL叔丁基甲醚中,摇匀备用。
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GB/T 11538—2006中11.4规定执行,应符合要求。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附录B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典型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
(面积归一化法)
B.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典型气相色谱图见B. 1。

说明:1—溶剂(叔丁基甲醚);2—(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图B. 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
B.2 操作条件
B.2.1 柱:毛细管柱,长 50 m,内径 0. 25 mm 。
B.2.2 固定相:聚乙二醇。
B.2.3 膜厚:0.25 μm 。
B.2.4 色谱炉温度:60℃恒温5 min,然后线性程序升温从60℃至250℃,速率5℃/min,最后在250℃恒温5 min。
B.2.5 进样口温度:250℃。
B.2.6 检测器温度:280℃。
B.2.7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2.8 载气:氮气。
B.2.9 载气流速:2.0 mL/min。
B.2.10 进样量:1 μL。
B.2.11 分流比:30:1。

(二)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英文名称:2-(4-Methylphenoxy)-N-(1H-pyrazol-3-yl)-N- (thiophen-2-ylmethyl)acetamide
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
用量及使用范围: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
本质量规格适用于以1H-吡唑-3-胺、噻吩-2-甲醛和2-(4-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2.2 分子式
C17H17N3O2S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327.40(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附录A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含量的测定
A.1 仪器和设备
A.1.1 高效液相色谱仪:按GB/T 27579-2011中第5章的规定。
A.1.2 柱:C18液相色谱柱。
A.1.3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或其他等效检测器。
A.2 测定方法
内标法:按GB/T 27579-2011中9.2的规定。
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GB/T 27579-2011中10.3规定进行,应符合要求。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附录B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
B.1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见图B.1。
说明:1—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2—2-(4-甲基苯氧基)-N-(1-甲基-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3—2-(4-甲基苯氧基)-N-(1-甲基-1H-吡唑-5-基)-N -(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图B.1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
B.2 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B.2.1 柱:C18色谱柱,长20 mm,内径 2.1 mm,粒度1.7 μ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2.2 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色谱纯。
B.2.3 流动相B:乙腈,色谱纯。
B.2.4 流速: 1.00 mL/min。
B.2.5 进样量:5.0 μL。
B.2.6 柱温:40 ℃。
B.2.7 无洗脱梯度:0-20 min之内,流动相A比例保持为68%,流动相B比例保持为32%。
B.2.8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谱:190-400 nm,增量2.0 nm。
B.2.9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230 nm。
B.2.10 信号收集时间:20 min。
B.3 质谱操作条件
B.3.1 电离源:双喷射流电喷雾离子源。
B.3.2 极性:正极。
B.3.3 气体温度:290 ℃。
B.3.4 气体流速:12 L/min。
B.3.5 雾化器:60 psig(磅/平方英寸)。
B.3.6 保护气体温度:375 ℃。
B.3.7 保护气体流速:12 L/min。
B.3.8 毛细管电压:4000 V。
B.3.9 喷嘴电压:1000 V。
B.3.10 碎裂电压:200 V。
B.3.11 模式:二级质谱。
B.3.12 碰撞能量:质荷比 328.1114 和 342.1270(8V)。
B.3.13 参考质量已启用:启用。
B.3.14 参考质量:121.0509,922.0098。
英文名称:2-(4-Methylphenoxy)-N-(1H-pyrazol-3-yl)-N- (thiophen-2-ylmethyl)acetamide
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
用量及使用范围: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
本质量规格适用于以1H-吡唑-3-胺、噻吩-2-甲醛和2-(4-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2.2 分子式
C17H17N3O2S
2.3 结构式
![]() |
327.40(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 指 标 | 检验方法 |
色泽 | 白色到米白色 |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
状态 | 粉末 | |
香气 | 凉感,并带有轻微的薄荷醇香气 | GB/T 14454.2 |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检验方法 | |
含量,w /% | ≥ | 99.0 | 附录A |
熔点/°C | 115~116.5 | GB/T 14457.3 |
附录A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含量的测定
A.1 仪器和设备
A.1.1 高效液相色谱仪:按GB/T 27579-2011中第5章的规定。
A.1.2 柱:C18液相色谱柱。
A.1.3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或其他等效检测器。
A.2 测定方法
内标法:按GB/T 27579-2011中9.2的规定。
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GB/T 27579-2011中10.3规定进行,应符合要求。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附录B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
B.1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见图B.1。

说明:1—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2—2-(4-甲基苯氧基)-N-(1-甲基-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3—2-(4-甲基苯氧基)-N-(1-甲基-1H-吡唑-5-基)-N -(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图B.1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
B.2 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B.2.1 柱:C18色谱柱,长20 mm,内径 2.1 mm,粒度1.7 μ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2.2 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色谱纯。
B.2.3 流动相B:乙腈,色谱纯。
B.2.4 流速: 1.00 mL/min。
B.2.5 进样量:5.0 μL。
B.2.6 柱温:40 ℃。
B.2.7 无洗脱梯度:0-20 min之内,流动相A比例保持为68%,流动相B比例保持为32%。
B.2.8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谱:190-400 nm,增量2.0 nm。
B.2.9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230 nm。
B.2.10 信号收集时间:20 min。
B.3 质谱操作条件
B.3.1 电离源:双喷射流电喷雾离子源。
B.3.2 极性:正极。
B.3.3 气体温度:290 ℃。
B.3.4 气体流速:12 L/min。
B.3.5 雾化器:60 psig(磅/平方英寸)。
B.3.6 保护气体温度:375 ℃。
B.3.7 保护气体流速:12 L/min。
B.3.8 毛细管电压:4000 V。
B.3.9 喷嘴电压:1000 V。
B.3.10 碎裂电压:200 V。
B.3.11 模式:二级质谱。
B.3.12 碰撞能量:质荷比 328.1114 和 342.1270(8V)。
B.3.13 参考质量已启用:启用。
B.3.14 参考质量:121.0509,922.0098。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
中文名称:维生素K2(合成法)
英文名称:Vitamin K2 (Synthesis method)
功能分类:食品营养强化剂
用量及使用范围: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
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以维生素K3、法尼醇和香叶醇为原料,合成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K2(合成法)。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
C46H64O2
2.2 结构式
2.3 相对分子质量
649.0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3.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4 其他要求
产品应置于适宜的密闭容器中保存,室温,避免光照、暴晒及潮湿。
附录A
检验方法
A.1 安全提示
本质量规格要求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A.2 一般规定
本质量规格要求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因维生素K2对光敏感,制备样品时应注意避光(如使用琥珀色玻璃瓶/容量瓶,并限制室内光)。
A.3 鉴别试验
试样用四氢呋喃提取,按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与维生素K2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对照。试样色谱图的主峰应与标准品主峰保留时间一致。
A.4维生素K2(全反式)含量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维生素K2(全反式)标准品。
A.4.1.2四氢呋喃:色谱纯。
A.4.1.3无水乙醇:色谱纯。
A.4.2 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制备
A.4.2.1标准溶液制备
称取25 mg维生素K2(全反式)标准品(A.4.1.1)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的四氢呋喃(A.4.1.2),用无水乙醇(A.4.1.3)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吸取5 mL该溶液至25 mL的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4.1.3)定容至刻度。
A.4.2.2试样溶液制备
称取25 mg试样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的四氢呋喃(A.4.1.2),用无水乙醇(A.4.1.3)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吸取5 mL该溶液至25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4.1.3)定容至刻度。
A.4.3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有紫外检测器。
A.4.4参考色谱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如下表A.1,其它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A.1 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A.4.5分析步骤
A.4.5.1 系统适应性
进样标准溶液,6次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超过3%。
A.4.5.2试样测定
将标准品溶液和试样溶液1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A.4.6结果计算
维生素K2(全反式)含量A以%计,按式(A.1)计算:
·························(A.1)
式中:
ru7——试样中维生素K2(全反式)对应峰面积;
rs——标准品中维生素K2(全反式)对应峰面积;
Cs——标准溶液中维生素K2(全反式)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Cu——试样溶液中维生素K2(全反式)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100——换算系数。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 %。
A.5 顺式异构体含量的测定
A.5.1试剂和材料
A.5.1.1维生素K2标准品。
A.5.1.2四氢呋喃:色谱纯。
A.5.1.3无水乙醇:色谱纯。
A.5.2 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制备
A.5.2.1 标准溶液制备
称取40 mg维生素K2标准品(A.5.1.1)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2 mL的四氢呋喃(A.5.1.2)摇动溶解,用无水乙醇(A.5.1.3)定容至刻度。吸取1.0 mL该溶液至1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5.1.3)定容至刻度。用0.45 μm孔径的膜过滤。
A.5.2.2 试样溶液制备
称取40 mg试样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2 mL的四氢呋喃(A.5.1.2)摇动溶解,用无水乙醇(A.5.1.3)定容至刻度。吸取1.0 mL该溶液至1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5.1.3)定容至刻度。用0.45 μm孔径的膜过滤。
A.5.3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有紫外检测器。
A.5.4参考色谱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如下表A.2,其它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A.2 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A.5.5 分析步骤
A.5.5.1 系统适应性
进样试样溶液,维生素K2(全反式)和维生素K2顺式异构体相对保留时间为1.0 min和1.1 min。
维生素K2(全反式)和维生素K2顺式异构体之间的分辨率不小于1.5。
A.5.5.2试样测定
将试样溶液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A.5.6结果计算
顺式异构体含量B以面积/%计,按式(A.2)计算:
·····································(A.2)
式中:
rC——试样中顺式异构体对应的峰面积;
rT——试样维生素K2(全反式)对应的峰面积;
100——换算系数。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文名称:维生素K2(合成法)
英文名称:Vitamin K2 (Synthesis method)
功能分类:食品营养强化剂
用量及使用范围: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使用量 | 备注 |
01.03.02 |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 420 μg/kg~750 μg/kg | — |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 340 μg/kg~680 μg/kg | — |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
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以维生素K3、法尼醇和香叶醇为原料,合成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K2(合成法)。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
C46H64O2
2.2 结构式

2.3 相对分子质量
649.0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 要 求 | 检验方法 |
滋味、气味 | 本品特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 | 取适量试样置于50 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性状、杂质,尝其滋味,嗅其气味。 |
性状 | 黄色粉末、深黄色至棕褐色固体(制成固体前为棕褐色油状) | |
杂质 |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杂质 |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检验方法 | |
维生素K2(全反式)的含量,w/% | 98.0~102.0 | 附录 A 中A.4 | |
顺式异构体含量,面积/% | ≤ | 2.0 | 附录 A 中A.5 |
水分,w/% | ≤ | 0.5 | GB 5009.3 直接干燥法 |
灰分,w/% | ≤ | 0.1 | GB 5009.4 |
总砷(以As计)/(mg/kg) | ≤ | 0.5 | GB 5009.11 |
镉 (Cd) /(mg/kg) | ≤ | 0.5 | GB 5009.15 |
铅 (Pb) /(mg/kg) | ≤ | 0.5 | GB 5009.12 |
汞 (Hg) /(mg/kg) | ≤ | 0.1 | GB 5009.17 |
注:商品化的维生素K2(合成法)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维生素K2(合成法)为原料,可添加符合相应标准的食用植物油、淀粉、蔗糖、中链甘油三酯、微晶纤维素、阿拉伯胶、磷酸三钙、抗氧化剂、抗结剂、增稠剂等辅料而制成。 |
3.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检验方法 | |
菌落总数,CFU /g | < | 1000 | GB 4789.2 |
酵母和霉菌,CFU /g | < | 50 | GB 4789.15 |
沙门氏菌 | 0/25g | GB 4789.4 | |
大肠埃希氏菌 | < | 10 CFU/g(mL) | GB 4789.38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25g | GB 4789.10 |
4 其他要求
产品应置于适宜的密闭容器中保存,室温,避免光照、暴晒及潮湿。
附录A
检验方法
A.1 安全提示
本质量规格要求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A.2 一般规定
本质量规格要求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因维生素K2对光敏感,制备样品时应注意避光(如使用琥珀色玻璃瓶/容量瓶,并限制室内光)。
A.3 鉴别试验
试样用四氢呋喃提取,按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与维生素K2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对照。试样色谱图的主峰应与标准品主峰保留时间一致。
A.4维生素K2(全反式)含量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维生素K2(全反式)标准品。
A.4.1.2四氢呋喃:色谱纯。
A.4.1.3无水乙醇:色谱纯。
A.4.2 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制备
A.4.2.1标准溶液制备
称取25 mg维生素K2(全反式)标准品(A.4.1.1)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的四氢呋喃(A.4.1.2),用无水乙醇(A.4.1.3)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吸取5 mL该溶液至25 mL的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4.1.3)定容至刻度。
A.4.2.2试样溶液制备
称取25 mg试样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L的四氢呋喃(A.4.1.2),用无水乙醇(A.4.1.3)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吸取5 mL该溶液至25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4.1.3)定容至刻度。
A.4.3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有紫外检测器。
A.4.4参考色谱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如下表A.1,其它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A.1 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 | 4.6 mm x 10 cm;2.6 μm;填料:L62 |
柱温/℃ | 25 |
流动相 | 无水乙醇:水(97:3) |
流速/ mL/min | 0.7 |
检测波长/nm | 268 |
进样量/ μL | 10 |
运行时间 | 至少3倍于维生素K2(全反式)的保留时间 |
A.4.5分析步骤
A.4.5.1 系统适应性
进样标准溶液,6次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超过3%。
A.4.5.2试样测定
将标准品溶液和试样溶液1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A.4.6结果计算
维生素K2(全反式)含量A以%计,按式(A.1)计算:

式中:
ru7——试样中维生素K2(全反式)对应峰面积;
rs——标准品中维生素K2(全反式)对应峰面积;
Cs——标准溶液中维生素K2(全反式)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Cu——试样溶液中维生素K2(全反式)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100——换算系数。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 %。
A.5 顺式异构体含量的测定
A.5.1试剂和材料
A.5.1.1维生素K2标准品。
A.5.1.2四氢呋喃:色谱纯。
A.5.1.3无水乙醇:色谱纯。
A.5.2 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制备
A.5.2.1 标准溶液制备
称取40 mg维生素K2标准品(A.5.1.1)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2 mL的四氢呋喃(A.5.1.2)摇动溶解,用无水乙醇(A.5.1.3)定容至刻度。吸取1.0 mL该溶液至1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5.1.3)定容至刻度。用0.45 μm孔径的膜过滤。
A.5.2.2 试样溶液制备
称取40 mg试样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2 mL的四氢呋喃(A.5.1.2)摇动溶解,用无水乙醇(A.5.1.3)定容至刻度。吸取1.0 mL该溶液至1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5.1.3)定容至刻度。用0.45 μm孔径的膜过滤。
A.5.3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有紫外检测器。
A.5.4参考色谱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如下表A.2,其它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A.2 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 | 4.6 mm x 25 cm;5 μm,填料:L62 |
柱温/℃ | 25 |
流动相 | 水:无水乙醇:甲醇:四氢呋喃(1:15:80:10) |
流速/ mL/min | 0.8 |
检测波长/nm | 268 |
进样量/ μL | 20 |
运行时间 | 至少1.5倍于维生素K2(全反式)的保留时间 |
A.5.5 分析步骤
A.5.5.1 系统适应性
进样试样溶液,维生素K2(全反式)和维生素K2顺式异构体相对保留时间为1.0 min和1.1 min。
维生素K2(全反式)和维生素K2顺式异构体之间的分辨率不小于1.5。
A.5.5.2试样测定
将试样溶液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A.5.6结果计算
顺式异构体含量B以面积/%计,按式(A.2)计算:

式中:
rC——试样中顺式异构体对应的峰面积;
rT——试样维生素K2(全反式)对应的峰面积;
100——换算系数。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
序号 | 名称 | 功能 |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
1 | 丙酸钙 | 防腐剂 | 08.02.01 | 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 | 3.0 | 以丙酸计 |
08.03.02 | 熏、烧、烤肉类 | |||||
2 | 红曲黄色素 | 着色剂 | 12.10.01.02 | 鸡精、鸡粉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
3 |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 | 着色剂 | 15.01.07 | 其他蒸馏酒(仅限龙舌兰酒) | 1.0 g/L | — |
4 |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 防腐剂 | 10.02.01 | 卤蛋 | 0.5 | — |
5 | 辣椒红 | 着色剂 | 04.04.01.03 | 豆干再制品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
09.04 | 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 | |||||
6 | 硬脂酰乳酸钠 | 乳化剂、稳定剂 | 02.05 | 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仅限粉末油脂) | 2.0 | — |
7 | 植物炭黑 | 着色剂 | 04.04.01.02 | 豆干类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
04.05.02 | 加工坚果与籽类 |
附件2
聚环辛烯等1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一、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新品种
(一)聚环辛烯
聚环辛烯等1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一、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新品种
(一)聚环辛烯
产品名称 | 中文 | 聚环辛烯 |
英文 | Polycyclooctene | |
CAS号 | 25267-51-0 | |
使用范围 | 塑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 | |
最大使用量/ % | 8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0.05(环辛烯)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添加了该物质的EVOH用于多层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非食品接触层,厚度不得超过100 µm,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00℃,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和母乳 |
(二)甲醛与3-甲基苯酚的聚合物的丁醚
产品名称 | 中文 | 甲醛与3-甲基苯酚的聚合物的丁醚 |
英文 | Formaldehyde, polymer with 3-methylphenol, butyl ether | |
CAS号 | 61991-38-6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12(以涂膜干重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15(以甲醛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添加了该物质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不得用于接触乙醇含量高于50%的食品;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27℃ |
(三)丙烯酰胺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衣康酸和丙烯酸的共聚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丙烯酰胺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衣康酸和丙烯酸的共聚物 |
英文 | Copolymers of acrylamide, 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itaconic acid and propenoic acid | |
CAS号 | 1802295-96-0 | |
使用范围 | 纸和纸板 | |
最大使用量/ % | 1.5(以成品纸干重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ND(丙烯酰胺,DL=0.01mg/kg); 6(以丙烯酸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添加了该物质的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和母乳 |
(四)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聚合物与N,N-二乙基乙胺的化合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聚合物与N,N-二乙基乙胺的化合物 |
英文 | Propenoic acid, polymer with butyl propenoate, compd. with N,N-diethylethanamine | |
CAS号 | 27306-98-5 | |
最大使用量/ % | 1(以涂料配方计)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6(以丙烯酸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 |
(五)三聚氰胺与甲醛的聚合物的异丁基化醚
产品名称 | 中文 | 三聚氰胺与甲醛的聚合物的异丁基化醚 |
英文 | Melamine, polymer with formaldehyde, isobutylated | |
CAS号 | 68002-21-1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6(以涂料配方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15(以甲醛计);2.5(三聚氰胺)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用于生产婴幼儿专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时,三聚氰胺的SML为1mg/kg |
(六)1,3-二氢-1,3-二氧代-5-异苯并呋喃羧酸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1,2-丙二醇和1,2,3-丙三醇的聚合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1,3-二氢-1,3-二氧代-5-异苯并呋喃羧酸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1,2-丙二醇和1,2,3-丙三醇的聚合物;偏苯三甲酸酐与三羟甲基丙烷、1,2-丙二醇和1,2,3-丙三醇的聚合物 |
英文 | 5-Isobenzofurancarboxylic acid, 1,3-dihydro-1,3-dioxo-, polymer with 2-ethyl-2-(hydroxymethyl)-1,3-propanediol, 1,2-propanediol and 1,2,3-propanetriol | |
CAS号 | 384330-10-3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5(以偏苯三甲酸计);6(三羟甲基丙烷)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添加了该物质的涂料及涂层不得用于接触乙醇含量高于8%的食品 |
(七)2-羟基-苯甲酸与甲醛和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的乙基化甲基化聚合物
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
(一)微晶石蜡和烃蜡
(二)C14-C18和C16-C18-不饱和脂肪酸
产品名称 | 中文 | 2-羟基-苯甲酸与甲醛和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的乙基化甲基化聚合物 |
英文 | Benzoic acid, 2-hydroxy-, polymer with formaldehyde and 2,4-diamino-6-phenyl-1,3,5-triazine, ethylated methylated | |
CAS号 | 196823-49-1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15(以甲醛计); 5(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添加了该物质的涂料及涂层不得用于接触乙醇含量高于8%的食品 |
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
(一)微晶石蜡和烃蜡
产品名称 | 中文 | 微晶石蜡和烃蜡 |
英文 | Microcrystalline wax and hydrocarbon wax | |
CAS号 | 63231-60-7 | |
使用范围 | 塑料:聚苯乙烯(PS) | |
最大使用量/ % | 0.5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添加了该物质的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不得用于接触乙醇含量超过50%的食品;仅用于室温灌装并在室温长期贮存(包括温度不超过70℃,时间不超过2h或温度不超过100℃,时间不超过15min条件下的热灌装及巴氏消毒)。该物质平均分子量不小于500 Dw,100℃时粘度不低于11mm2/s;碳原子数低于25的矿物烃类含量不超过5%(以质量分数计) |
(二)C14-C18和C16-C18-不饱和脂肪酸
产品名称 | 中文 | C14-C18和C16-C18-不饱和脂肪酸 |
英文 | Fatty acids, C14-C18 and C16-C18-unsatd | |
CAS号 | 67701-06-8 | |
使用范围 | 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 |
最大使用量/ %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 |
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树脂新品种
(一)甲醛与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和正丁醇的聚合物
(一)甲醛与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和正丁醇的聚合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甲醛与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和正丁醇的聚合物 |
英文 | Formaldehyde, phenol and p-tert-butylphenol polymer with n-butanol | |
CAS号 | 2215936-67-5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9.5(以涂料配方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15(以甲醛计);3.0(游离酚,以苯酚计); 0.05(对叔丁基苯酚)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 |
(二)甲醛与正丁醇和苯酚的反应产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甲醛与正丁醇和苯酚的反应产物 |
英文 | Formaldehyde, reaction products with butyl alcohol and phenol | |
CAS号 | 96446-41-2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10.8(以涂料配方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15(以甲醛计); 3.0(游离酚,以苯酚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21℃ |
(三)1,3-苯二甲酸与1,4-苯二甲酸、1,4-丁二醇、丙二醇和己二酸的共聚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1,3-苯二甲酸与1,4-苯二甲酸、1,4-丁二醇、丙二醇和己二酸的共聚物 |
英文 | 1,3-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polymer with 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1,4-butanediol, propane-1,2-diol and hexanedioic acid | |
CAS号 | 95505-95-6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60(以涂膜干重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5(以1,3-苯二甲酸计);7.5(以1,4-苯二甲酸计);5(以1,4-丁二醇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不得用于接触乙醇含量超过20%的食品,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21℃ |
(四)1,3-苯二甲酸与1,4-苯二甲酸、癸二酸、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乙二醇的聚合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1,3-苯二甲酸与1,4-苯二甲酸、癸二酸、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乙二醇的聚合物 |
英文 | 1,3-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polymer with 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ecanedioic acid, 2,2-dimethyl-1,3-propanediol and 1,2-ethanediol | |
CAS号 | 26353-05-9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85(以涂膜干重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5(以1,3-苯二甲酸计);7.5(以1,4-苯二甲酸计);0.05(2,2-二甲基-1,3-丙二醇);30(以乙二醇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27℃。该物质中2,2-二甲基-1,3-丙二醇的含量不得超过30%(以质量分数计) |
(五)1,3-苯二甲酸与1,4-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乙二醇的聚合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1,3-苯二甲酸与1,4-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乙二醇的聚合物 |
英文 |
1,3-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polymer with 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1,4-cyclohexanedimethanol, 2,2-dimethyl-1,3-propanediol and 1,2-ethanediol |
|
CAS号 | 61960-52-9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35(以涂膜干重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5(以1,3-苯二甲酸计);7.5(以1,4-苯二甲酸计); 0.05(2,2-二甲基-1,3-丙二醇);30(以乙二醇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的使用温度不得高于130℃。该物质中2,2-二甲基-1,3-丙二醇的含量不得超过30%(以质量分数计) |
(六)1,3-苯二甲酸与癸二酸、1,4-苯二甲酸-1,4-二甲酯、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乙二醇的聚合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1,3-苯二甲酸与癸二酸、1,4-苯二甲酸-1,4-二甲酯、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乙二醇的聚合物 |
英文 | 1,3-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polymer with decanedioic acid, 1,4-dimethyl-1,4-benzenedicarboxylate, 2,2-dimethyl-1,3-propanediol and 1,2-ethanediol | |
CAS号 | 61412-73-5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85(以涂膜干重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5(以1,3-苯二甲酸计);7.5(以1,4-苯二甲酸计);0.05(2,2-二甲基-1,3-丙二醇);30(以乙二醇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的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27℃。该物质中2,2-二甲基-1,3-丙二醇的含量不得超过30%(以质量分数计) |
(七)甲醛与三混甲酚的聚合物
产品名称 | 中文 | 甲醛与三混甲酚的聚合物 |
英文 | Formaldehyde, polymer with methylphenol | |
CAS号 | 9016-83-5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19(以涂料配方计)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15(以甲醛计);3.0(游离酚,以苯酚计)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 |
(八)甲醛与4,4'-(1-甲基亚乙基)双[苯酚]、3-甲基苯酚和4-甲基苯酚聚合物的丁基醚
产品名称 | 中文 | 甲醛与4,4'-(1-甲基亚乙基)双[苯酚]、3-甲基苯酚和4-甲基苯酚聚合物的丁基醚 |
英文 | Formaldehyde, polymer with 4,4'-(1-methylethylidene)bis[phenol], 3-methylphenol and 4-methylphenol, butylated | |
CAS号 | 335637-88-2 | |
使用范围 | 涂料及涂层 | |
最大使用量/ %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特定迁移限量(SML)/(mg/kg) | 15(以甲醛计);0.6(双酚A) | |
最大残留量(QM)/(mg/kg) | — | |
备注 | 以该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和母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