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员调味品中辐照处理的鉴别检测
部分香辛料、脱水蔬菜为延长保质期、杀灭微生物而接受电离辐射处理(如钴-60 γ射线)。虽然辐照食品在国际上被认可,但我国要求必须标注“辐照食品”。作为食品检验员,需具备鉴别能力,防止企业隐瞒处理事实。依据《GB/T 21926-2008 辐照含脂食品鉴定》等系列标准,推荐使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和热释光法(TL)进行鉴别。
方法一:电子自旋共振法(ESR)——适用于含纤维素类样品
适用对象:花椒、八角、干香菇、脱水蔬菜等。
原理:辐照在纤维素中产生稳定自由基,在特定磁场下可被ESR检测。
操作:
取样品粉末,装入石英管。
在ESR仪中扫描,观察是否出现特征自由基信号(如六重峰)。
判定:出现典型辐照特征谱图,判为辐照处理。
方法二:热释光法(TL)——适用于含矿物质样品
适用对象:含泥沙的香料、干海产品等。
原理:辐照使矿物质晶格缺陷积累能量,加热后以光子形式释放。
操作:
分离样品中无机碎片(如沙粒)。
加热至400℃,检测释放的光子强度。
计算TL比值(TL₁/TL₂),若 > 0.1,提示辐照。
食品检验员注意事项:
ESR法快速无损,适合初筛;TL法更准确,适合确证。
若两种方法均阴性,可判定未辐照。
辐照不产生放射性残留,但消费者知情权必须保障。
检出辐照但未标识的产品,应判定为标签不合格。
食品检验员是“隐形加工”的发现者。通过科学手段,让辐照食品“现出原形”,维护消费者选择权与市场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