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旋光法

食品检验员在检测食品中特定成分(如糖类)时,旋光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光学特性的定量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具有旋光性的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水解物等。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广泛应用于食糖、蜂蜜、果汁、淀粉制品、酒类等食品的质量检测中。


一、什么是旋光法?

旋光法是利用旋光仪(又称糖度计或偏振光仪)测量某些物质在溶液中对偏振光旋转能力的大小,从而确定其浓度。

这类物质被称为旋光性物质,它们能使通过的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发生旋转,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用 α 表示),单位为“度”(°)。

右旋(+):光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如蔗糖、葡萄糖。

左旋(–):光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糖、转化糖。

通过测定旋光度,可计算出溶液中特定糖类的含量。


二、基本原理

当一束偏振光穿过含有旋光性物质的溶液时,其偏振面会发生旋转。旋转角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溶液浓度(c):浓度越高,旋光度越大

液层厚度(l):即旋光管长度(通常为100 mm、200 mm)

温度:一般以20℃为标准

光源波长:通常用钠光灯(D线,589.3 nm)

物质本身的比旋光度([α])

计算公式:

[α] = α / (l × c)

其中:

α:实测旋光度(°)

l:旋光管长度(dm)

c:溶液浓度(g/mL)

[α]:比旋光度(特征常数,如蔗糖为+66.5°)

在已知[α]和l的情况下,可通过测α反推c,实现定量。


三、常用仪器:旋光仪

类型:

手动旋光仪:通过目镜观察视野明暗平衡,调节刻度盘读数。

自动旋光仪:数字显示,自动测量,精度高,带温度补偿。

糖度专用旋光仪(如Zuzak糖度计):直接读取“糖度”(%),常用于制糖工业。

基层常用自动旋光仪,操作更简便。


四、操作步骤(以测定蔗糖溶液为例)

开机预热
自动旋光仪需预热10–15分钟,确保光源稳定。

调零
将空旋光管或装满蒸馏水的旋光管放入样品室,按“清零”或“校准”键,使读数为0°。

装样
将待测溶液(如澄清的糖液、蜂蜜水解液)注入旋光管,避免气泡。 擦干外壁,放入仪器。

测定
关闭样品室,仪器自动显示旋光度α(如+4.50°)。

记录与计算
根据公式或仪器内置程序,计算浓度:

若使用标准200 mm旋光管,蔗糖溶液每+1°相当于1%浓度(即1 g/100 mL)。

例如:α = +5.2° → 蔗糖含量 ≈ 5.2%(w/v)

✅ 对于复杂样品(如蜂蜜),需进行酸水解处理,将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再测定“转化前”和“转化后”的旋光度,计算纯度。


五、典型应用场景

1. 蜂蜜真伪鉴别

天然蜂蜜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含量低。

测定水解前后旋光度变化,可判断是否掺入蔗糖或转化糖浆。

掺蔗糖蜂蜜水解后旋光度变化异常。

2. 食糖纯度检测

白砂糖、冰糖等应以蔗糖为主。

通过旋光法测定蔗糖含量,判断是否掺入淀粉糖、糖浆等。

3. 果汁中糖分分析

结合折光法(Brix)和旋光法,可估算果汁中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例。

辅助判断是否添加外源糖。

4. 淀粉水解过程监控

淀粉无旋光性,水解生成麦芽糖、葡萄糖后具有右旋性。

通过旋光度变化判断水解程度(如在啤酒、葡萄糖浆生产中)。

5. 酒类中残糖测定

发酵酒(如葡萄酒)中残留糖分影响口感和分类。

旋光法可辅助测定总糖含量。


六、优点与局限

✅ 优点:

专属性强,适用于特定旋光性物质

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非破坏性,样品可回收

可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仲裁

⚠️ 局限:

仅适用于具有旋光性的物质

溶液必须澄清,浑浊或有色样品需预处理

多种糖共存时需结合其他方法(如色谱)区分

温度和波长影响结果,需标准化操作


七、注意事项

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需完全溶解,过滤去除不溶物。

含CO₂饮料需脱气。

蜂蜜、果汁等需稀释至合适浓度。

温度控制

标准温度为20℃,自动旋光仪通常带温度补偿。

手动仪器需在恒温室操作。

避免气泡

旋光管中若有气泡会影响光路,导致读数不准。

仪器校准

定期用标准石英旋光管或已知浓度蔗糖溶液校验仪器。

安全操作

钠光灯不宜频繁开关,避免损坏。

玻璃旋光管轻拿轻放。


总结

旋光法是食品检验员用于测定糖类等旋光性物质含量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蜂蜜、食糖、果汁、淀粉制品等检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能有效识别掺假、稀释、成分异常等问题,是保障食品真实性和质量的重要工具。

虽然操作略复杂于折光法,但其专属性强、结果可靠,适用于实验室定量分析。对于现场初筛,可先用折光法判断总固形物,异常样品再用旋光法深入分析,确保监管科学、精准、有效。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