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员样品的预处理
食品检验员在开展检测工作时,样品的预处理是连接样品制备与正式分析的关键环节。由于食品基质复杂(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色素等),直接检测往往受到干扰,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预处理技术,将目标成分从复杂基质中提取、净化和浓缩,使其适合后续仪器或化学分析。
一、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提取目标成分:将待测物(如农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毒素等)从食品基质中有效分离出来。
去除干扰物质:消除脂肪、蛋白质、色素、多糖等对检测的干扰。
浓缩目标物:提高检测灵敏度,尤其适用于痕量成分分析。
转化为可测形式:将待测物转化为适合检测仪器(如GC、HPLC、MS)分析的状态。
保证检测准确性与重现性:减少基质效应,提高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二、样品预处理的基本原则
代表性:预处理过程不得改变样品的原始成分。
高效性:提取率高,回收率应符合标准要求(通常80%~110%)。
选择性:尽可能只提取目标物,减少共提杂质。
安全性:避免使用剧毒溶剂或产生有害副产物。
可操作性:方法简便、成本低、易于标准化和自动化。
三、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1. 提取技术
将目标成分从样品基质中转移到溶剂或溶液中。
液-液萃取(LLE)
原理:利用目标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
应用:农药残留、防腐剂、塑化剂等。
常用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二氯甲烷、石油醚。
注意事项:需调节pH值以提高萃取效率;多次萃取可提高回收率。
固-液萃取(SLE)
原理: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使目标物溶解进入溶剂。
应用:谷物中农药、香料中挥发油。
方法:振荡、索氏提取(用于脂溶性成分)、超声波辅助提取。
加速溶剂萃取(ASE)
原理:高温高压下加速溶剂对目标物的提取。
优点:快速、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
设备:自动加速溶剂萃取仪。
微波辅助萃取(MAE)
原理:利用微波加热促进分子运动,加快提取速度。
应用:植物中活性成分、污染物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原理:使用超临界CO₂作为萃取剂,选择性提取脂溶性成分。
应用:咖啡因脱除、精油提取、农药残留分析。
优点:无溶剂残留,环保。
2. 净化技术
去除提取液中的干扰物质,提高检测纯度。
液-液分配净化
利用不同pH条件下目标物的存在形态差异,进行选择性萃取或反萃取。
固相萃取(SPE)
C18:非极性化合物(如农药、激素)。
Florisil(硅酸镁):脂类、色素去除。
PSA(乙二胺-N-丙基硅烷):去除有机酸、糖、金属离子。
HLB(亲水亲油平衡):广谱型,适用于多种化合物。
原理:利用吸附剂对目标物或杂质的选择性吸附,实现分离。
步骤:
常用填料:
优点: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自动化。
活化:用适当溶剂润湿柱子。
上样:加入提取液。
淋洗:洗去杂质。
洗脱:用洗脱液将目标物洗出。
凝胶渗透色谱(GPC)
原理:按分子大小分离,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肪)先流出,小分子目标物后流出。
应用:去除高分子干扰物,常用于农药多残留分析。
QuEChERS 方法(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
一种高效的前处理技术,广泛用于农药残留检测。
步骤:
优点:快速、成本低、适合大批量样品。
样品+乙腈提取(加盐析相)。
离心分层。
取上清液,加入PSA、C18等净化剂除杂。
离心后取清液进样。
3. 浓缩与定容
浓缩目的:提高目标物浓度,满足检测限要求。
常用方法:
氮吹浓缩:用氮气吹扫溶剂,适用于热不稳定物质。
旋转蒸发:适用于大量溶剂去除。
真空离心浓缩:低温下快速浓缩,保护热敏成分。
定容:将浓缩后的提取物用适量溶剂溶解,转入容量瓶或进样瓶,确保体积准确。
4. 衍生化处理
目的:将不易检测的目标物转化为更易被仪器识别的形式(如提高挥发性、紫外吸收或荧光特性)。
应用:
气相色谱(GC)分析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物质(如有机磷农药、脂肪酸)。
高效液相色谱(HPLC)增强紫外或荧光检测灵敏度。
常见衍生化试剂:
BSTFA(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用于硅烷化。
DNPH(2,4-二硝基苯肼):用于羰基化合物衍生。
四、不同类型食品的预处理要点
| 食品类型 | 预处理重点 |
|---|---|
| 果蔬 | 清洗表面污物,匀浆后采用QuEChERS法提取农药残留。 |
| 肉类/水产 | 脱脂处理(加正己烷或C18净化),防止脂肪干扰。 |
| 乳制品 | 蛋白沉淀(加乙腈或三氯乙酸),离心取上清。 |
| 油脂类 | 皂化或SPE去除甘油三酯,提取脂溶性污染物。 |
| 饮料 | 过滤或离心去除悬浮物,直接进样或固相萃取。 |
| 调味品 | 高盐、高色素样品需加强净化(如GPC或多次SPE)。 |
五、注意事项
防止污染:使用高纯试剂、洁净器具,避免玻璃器皿残留。
防止损失:挥发性成分应在密闭系统中操作,避光、低温保存。
回收率验证:每批样品应做加标回收实验,评估方法准确性。
空白对照:设置试剂空白、基质空白,排除背景干扰。
安全防护:有机溶剂有毒,应在通风橱内操作,佩戴防护装备。
六、总结
样品预处理是食品检测中技术含量高、影响因素多的关键步骤。食品检验员应根据检测项目、食品基质和仪器要求,选择合适的提取、净化、浓缩和衍生化方法。随着技术发展,QuEChERS、SPE、ASE等高效、自动化方法已成为主流。
通过规范、科学的预处理,不仅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能延长仪器寿命、降低误判风险。因此,熟练掌握各类预处理技术,并结合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流程,是食品检验员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