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紫外辐射照度的速测技术

食品检验员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常需对使用紫外线(UV)消毒的场所和设备进行评估,如食品加工车间、餐饮具消毒柜、净水设备、冷链环境等。紫外辐射照度的速测技术是评估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关键手段,直接关系到消毒是否达标。掌握快速、准确的紫外照度测量方法,是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紫外辐射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紫外线(尤其是UVC,波长200~280nm,最有效为254nm)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能破坏微生物的DNA/R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常见应用场景包括:

空气消毒:用于食品加工车间、冷库、实验室的空气灭菌。

表面消毒:对操作台、包装材料、设备表面进行照射。

水体消毒:用于饮用水、清洗用水的杀菌处理。

餐饮具消毒柜:家用或商用消毒柜常配备UVC灯管。

然而,紫外线强度会随时间衰减、灯管老化、灰尘覆盖、距离增加而下降,因此必须定期检测其辐射照度,确保杀菌效果。


二、紫外辐射照度的基本概念

紫外辐射照度(UV Irradiance):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紫外光辐射功率,单位为 μW/cm²(微瓦每平方厘米)。

剂量(UV Dose):照度 × 时间,单位为 μW·s/cm² 或 mJ/cm²(1 mJ/cm² = 1000 μW·s/cm²),是衡量杀菌效果的综合指标。

标准要求:

一般杀菌应用要求UVC照度 ≥ 40 μW/cm²(在1米距离处)。

水消毒系统要求剂量 ≥ 40 mJ/cm²。

餐饮具消毒柜内表面照度通常要求 ≥ 60 μW/cm²。


三、紫外辐射照度的快速测定技术

1. 紫外照度计(UV Radiometer)——最常用工具

这是目前最准确、最便捷的现场速测设备,专用于测量UVC波段的辐射强度。

工作原理:

仪器配备对UVC敏感的光电传感器(通常峰值响应为254nm),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显示照度值。

使用方法:

打开仪器,选择UVC测量模式(注意区分UVA、UVB、UVC波段)。

将传感器探头垂直对准紫外灯源,保持规定距离(如1米)。

待读数稳定后记录照度值(单位:μW/cm²)。

可结合时间计算累积剂量(剂量 = 照度 × 时间)。

优点:

响应快(1~3秒出结果)。

数字显示,精度高(±5%~±10%)。

便携,适合现场检测。

注意事项:

避免阳光或强光直射探头,以免干扰。

定期用标准光源校准仪器。

测量时佩戴防护眼镜,避免UVC直接照射眼睛或皮肤。

2. 紫外指示卡(UV Intensity Indicator Card)

一种低成本、简便的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工具,适用于初步筛查。

原理:

卡片上涂有对UVC敏感的光敏材料,受紫外线照射后颜色发生变化。

颜色深浅与照度和时间相关,可对照比色卡判断是否达标。

使用方法:

将卡片置于紫外灯下规定距离(如1米)。

照射1分钟(或说明书规定时间)。

观察颜色变化,与标准色块对比。

优点:

成本低、操作简单、无需电源。

适合基层单位、餐饮企业自检。

局限性:

只能定性或粗略定量,不能精确读数。

易受环境光、湿度影响,保存不当会失效。

3. 数据记录式紫外照度计

功能:可连续记录紫外灯在一段时间内的照度变化,生成时间-照度曲线。

应用:

评估消毒柜整个工作周期的累积剂量。

监测灯管老化趋势。

优势:提供可追溯数据,适用于HACCP体系验证。


四、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要点

测量位置选择:

空气消毒:在工作台面高度(约1.2米)测量。

表面消毒:在被照射物体表面测量。

消毒柜:在柜内中心位置和角落分别测量,评估均匀性。

测量时间:

紫外灯应预热5~10分钟后再测量,确保稳定输出。

环境因素影响:

灯管表面灰尘、油污会显著降低照度,测量前应清洁灯管。

环境温度过低(<10℃)会影响灯管效率。

安全防护:

测量时避免直视紫外灯,佩戴UVC防护眼镜。

不得在有人环境下长时间开启UVC灯。


五、结果判定与处理

合格标准:

照度 ≥ 40 μW/cm²(1米距离)为基本合格。

若照度低于30 μW/cm²,提示灯管老化或污染,建议更换。

处理措施:

灯管使用超过5000~8000小时应强制更换(即使仍能发光)。

定期清洁灯管表面。

建立紫外灯使用和检测记录台账。


六、总结

紫外辐射照度的速测技术是评估紫外线消毒效果的核心手段。食品检验员应熟练掌握紫外照度计和紫外指示卡的使用方法,能够在现场快速、准确地判断消毒设备是否达标。

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仪器测量与视觉检查(如灯管是否发黑、闪烁),综合评估消毒系统有效性。通过定期检测和规范管理,确保紫外线杀菌达到预期效果,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风险,为食品安全生产和卫生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