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生产车间空气微生物检验

食品生产车间的空气质量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并沉积在食品或生产设备上,导致交叉污染,进而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因此,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检验是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下是关于食品生产车间空气微生物检验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检验目的

评估车间空气质量: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存在情况及其浓度。

预防污染:识别潜在污染源,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微生物污染风险。

合规性检查:确保车间环境符合国家和行业卫生标准。

常见检测项目

总菌数(Total Viable Count, TVC):反映空气中微生物的整体水平。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特定关注可能导致食品变质的真菌类微生物。

致病菌监测:在某些高风险环境下,还可能需要监测特定致病菌的存在情况,例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检验方法

1. 样品采集

采样点选择:根据车间布局和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采样点,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处理区、加工区、包装区等。

采样设备:

撞击式空气采样器:如安德森六级采样器,能够高效地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

沉降平板法:将无菌培养皿敞口放置于指定地点,让微生物自然沉降到培养基表面。

过滤法:使用带有滤膜的抽气装置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然后将滤膜转移到适合的培养基上培养。

2. 培养与计数

培养基准备:

对于总菌数测定,通常使用营养琼脂或PCA(Plate Count Agar)。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则常用孟加拉红琼脂或DG18琼脂。

培养条件:

总菌数:36±1°C下培养48小时。

霉菌和酵母菌:25-28°C下培养5天。

3. 结果分析

菌落计数:统计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量,并根据采样体积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菌落数(CFU/m³)。

判断标准: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或企业内部设定的标准来评估结果是否合格。


注意事项

实验室环境控制:保持良好的实验室卫生条件,防止交叉污染。

人员培训:所有操作人员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熟悉标准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设备校准: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保证数据准确性。

结果解读:根据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解释检测结果,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关标准

在中国,关于食品生产车间空气微生物检验的主要依据以下国家标准:

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应遵循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

GB/T 18204系列《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提供了详细的空气微生物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也适用于食品生产车间。

此外,部分行业还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例如乳制品、肉类加工等行业可能会有更加严格的规定。


通过上述方法,食品检验员能够有效地监控食品生产车间的空气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持续关注最新的技术和法规变化也是提高检验水平的关键。此外,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样重要,以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发生。例如,改善通风系统、定期清洁消毒以及员工个人卫生管理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