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常用检验培养基及检测原理

食品检验员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会使用多种类型的培养基来选择性地促进目标微生物的生长或抑制非目标微生物的生长。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验培养基及其检测原理:


常用检验培养基及检测原理

1. 麦康凯琼脂(MacConkey Agar)

用途:用于分离和鉴别革兰氏阴性肠道菌群,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其他乳糖发酵菌。

成分:

胰蛋白胨、胆盐、乳糖、中性红指示剂、硼酸钠。

检测原理:

乳糖作为碳源,能够被乳糖发酵细菌利用产酸,导致pH值下降,使得中性红指示剂变色,形成粉红色至红色菌落。

胆盐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大肠杆菌等乳糖发酵菌呈现为粉红色或红色菌落;不发酵乳糖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则呈现为无色透明菌落。

2. 伊红美蓝琼脂(Eosin Methylene Blue Agar, EMB)

用途:用于分离和鉴别肠道致病菌,特别是大肠杆菌。

成分:

胰蛋白胨、乳糖、伊红Y染料、美蓝染料。

检测原理:

乳糖发酵产生酸性环境,使伊红和美蓝结合形成黑色沉淀,大肠杆菌会产生带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菌落。

非乳糖发酵菌通常呈现为无色或淡粉色菌落。

3. XLD琼脂(Xylose Lysine Deoxycholate Agar)

用途:用于分离和鉴别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成分:

酵母提取物、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钠、酚红指示剂。

检测原理:

沙门氏菌能发酵木糖并脱羧赖氨酸生成碱性产物,导致菌落周围出现红色环,中心因硫化氢生成而变黑。

志贺氏菌不能发酵木糖,因此菌落呈现黄色。

4. HE琼脂(Hektoen Enteric Agar)

用途:用于分离和鉴别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成分: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乳糖、蔗糖、胆盐、溴麝香草酚蓝、酸性复红。

检测原理: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由于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菌落呈现蓝绿色,可能伴有黑色中心(硫化氢产生)。

其他肠道菌如大肠杆菌发酵乳糖或蔗糖,产生酸性环境,菌落呈现橙色或黄色。

5. BS琼脂(Brilliant Green Sulfadiazine Agar)

用途:用于分离沙门氏菌。

成分:

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乳糖、胆盐、磺胺嘧啶、亮绿染料。

检测原理:

磺胺嘧啶抑制大多数肠道菌的生长,亮绿染料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沙门氏菌能够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黑色或棕色菌落,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硫化氢。

6. 三糖铁琼脂(Triple Sugar Iron Agar, TSI)

用途:用于初步鉴定肠道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

成分:

葡萄糖、乳糖、蔗糖、硫酸铁铵、酚红指示剂。

检测原理:

斜面部分用于观察是否发酵乳糖或蔗糖,底部直立柱用于观察是否发酵葡萄糖以及是否产生气体和硫化氢。

大肠杆菌斜面和底层均变为黄色(产酸),且可能有气泡;沙门氏菌底层变黄但斜面不变色,并可能产生硫化氢(黑色沉淀)。

7. 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

用途:通用培养基,适用于大多数细菌的生长。

成分:

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

检测原理:

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支持广泛种类的细菌生长,但不具备选择性,适合于一般细菌计数或作为基础培养基。


这些培养基各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食品检验员可以根据需要检测的目标微生物类型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正确的培养基选择不仅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还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和相关标准操作程序,以避免交叉污染和错误结果的发生。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