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检验是评估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检测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对于农产品食品检验员来说,掌握准确的大肠菌群检验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及其详细操作步骤:


1. 多管发酵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原理

多管发酵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通过将样品稀释后接种到多个含有选择性培养基的试管中,观察是否产气来估计大肠菌群的数量。

操作步骤

样品制备与稀释

取适量代表性样品(如25g),加入到含有225ml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均质袋中。

使用均质器将样品充分混匀,制成1:10的初始稀释液。

根据需要进一步稀释,准备三个连续稀释度(例如10^-1、10^-2、10^-3)。

接种与培养

从每个稀释度中分别吸取1ml液体,接种到三支乳糖胆盐发酵管(每组三个重复)中。

将所有接种后的发酵管置于36±1℃条件下培养24小时。

结果判断

观察各发酵管是否有气体产生(可以通过倒置小玻璃管内是否有气泡或颜色变化判断)。

根据阳性反应(产气)的发酵管数量查找MPN表,得出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MPN/g 或 MPN/mL)。

2. 平板计数法

原理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在平板上培养大肠菌群,并通过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来确定其数量。

操作步骤

样品制备与稀释

同多管发酵法中的样品处理步骤。

接种与涂布

选取适当的稀释度,吸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于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平板表面。

每个稀释度至少做两个平行实验。

培养

将平板倒置放入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至24小时。

计数与报告

计算每个平板上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数(红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并按照公式计算原始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

菌落总数(CFU/g或CFU/mL)=(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接种体积菌落总数(CFU/g或CFU/mL)=(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接种体积

3. 快速检测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层析试纸条、ATP生物发光等快速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初步筛查结果,但通常需要后续确认实验以确保准确性。

免疫层析试纸条法

原理: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使用标记物显示结果。

操作步骤:

准备样品提取液。

将提取液滴加到试纸条上,等待规定时间。

观察试纸条上的显色线,根据说明书判断结果。

ATP生物发光法

原理:利用微生物体内的ATP与荧光素酶反应发光,通过测量发光强度来估计微生物数量。

操作步骤:

准备样品提取液。

将提取液与试剂混合,使用专用仪器测量发光强度。

根据发光强度换算成微生物浓度。


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外界微生物污染影响结果。

培养条件控制:确保培养温度和时间符合标准要求,不同的培养基和方法可能有不同的最佳条件。

记录详细信息:包括样品来源、处理方式、稀释度、培养条件等,以便后续分析和追踪。

法规遵循:所有的操作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合法有效。


通过上述方法,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可以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大肠菌群含量,从而评估其卫生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食品安全。正确的检验流程不仅有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还能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