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农产品中重金属检测

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过量的重金属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食品检验员在进行农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时,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精密仪器和技术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基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气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定量分析。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铜等的检测。

设备: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包括火焰原子化器或石墨炉原子化器。

空心阴极灯:为每种待测元素提供特定波长的光源。

操作步骤:

样品前处理:

将农产品样品粉碎并混合均匀。

取适量样品加入酸消解(如硝酸和高氯酸),加热至完全消化。

消解液冷却后定容备用。

仪器准备:

根据待测元素选择合适的空心阴极灯,并设置相应的波长。

调整火焰或石墨炉条件(温度、气体流量等)。

制备标准溶液系列用于绘制校准曲线。

上机检测:

向仪器中注入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记录吸光度值。

使用校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重金属含量。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原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利用高频电磁场使样品蒸发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通过质谱仪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

适用范围:适用于几乎所有金属元素的超痕量分析,尤其适合多元素同时测定。

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包括ICP源和四极杆质谱仪。

自动进样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操作步骤:

样品前处理:与AAS类似,需要进行酸消解处理。

仪器准备:

设定ICP参数(功率、载气流速等)及质谱条件(扫描模式、碰撞/反应池设置等)。

配制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以建立校准曲线。

上机检测:

注入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获取质谱图。

分析数据并根据校准曲线确定各元素浓度。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原理:当样品受到X射线照射时,其内部原子会被激发产生特征X射线荧光,通过测量这些荧光的能量和强度可以确定元素种类和含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表面或近表面层的元素分析,常用于快速筛查。

设备: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包括X射线源和探测器。

操作步骤:

样品制备:将样品研磨成粉末并压制成片,或者直接使用固体样品。

仪器设置:调整X射线能量和探测器参数。

检测:放置样品于样品台上,启动仪器获取荧光信号,软件自动解析结果。

4. 中子活化分析(NAA)

原理:样品暴露于中子束中,某些原子核捕获中子后变成放射性同位素,随后通过测量其衰变辐射来确定元素组成。

适用范围:适用于微量乃至痕量水平的元素分析,但设备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

设备:

核反应堆:提供中子源。

伽马射线探测器:用于检测放射性衰变产物。


操作步骤:

样品封装:将少量样品密封于适当容器中。

辐照:将样品置于反应堆中接受中子照射一段时间。

测量:取出样品并在屏蔽条件下使用伽马探测器测量放射性信号,根据半衰期和能量特征识别元素。

注意事项

质量控制:定期校准仪器,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防护:特别是在使用XRF、NAA等涉及放射性或高能射线的技术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保护操作人员免受辐射伤害。

法规遵循:所有操作须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合法有效。


通过上述方法和技术,食品检验员能够有效地监控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重金属中毒事件的发生。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涌现,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