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乳中掺焦亚硫酸钠的检测

检测乳制品中是否掺入焦亚硫酸钠(Na2S2O5),即偏重亚硫酸钠,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焦亚硫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防腐和抗氧化,但在乳制品中非法添加可能掩盖腐败迹象或用于其他不正当目的。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1. 碘量法

原理:基于焦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以与碘反应。通过测定消耗的碘量来确定样品中二氧化硫(SO2)的含量,从而推断出焦亚硫酸钠的存在。

操作步骤:

取适量乳制品样品,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使其酸化。

加入过量的标准碘溶液(I2),使其中的SO2完全氧化。

使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剩余的碘至终点(通常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

根据消耗的碘量计算样品中的SO2含量。

2. 比色法

原理:利用特定试剂与SO2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其颜色强度与SO2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来进行定量分析。

操作步骤:

取适量样品处理后,加入适当的显色剂(如甲醛、对氨基苯磺酸等)。

在特定波长下(通常为570 nm左右)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对照已知浓度的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的SO2含量。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理:HPLC能够分离并定量分析复杂的混合物,对于检测乳制品中的微量成分特别有效。

操作步骤:

样品预处理:将乳制品样品进行适当前处理(如过滤、离心等),以去除蛋白质和其他干扰物质。

进样: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HPLC系统。

分离与检测: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柱温条件,使用紫外检测器或其他适合的检测器监测目标峰。

定量分析: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与标准曲线对比,确定样品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

4. 直接滴定法

原理:直接用标准碘溶液滴定样品中的SO2,适用于较高浓度的检测。

操作步骤:

将乳制品样品酸化后,立即加入少量淀粉指示剂。

用标准碘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变为持久的蓝色。

记录所消耗的碘溶液体积,计算样品中的SO2含量。


注意事项

安全性:实验过程中需注意防护,尤其是处理强酸和碘时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PPE)。

精确度与准确性:所有使用的仪器应定期校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多方法验证:为了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建议采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确认结果,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

样品处理:在取样和处理过程中要防止污染,确保样本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通过上述方法,食品检验员可以有效地检测出乳制品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的焦亚硫酸钠,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健康。同时,持续关注最新的检测技术和行业标准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