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牛乳中豆浆、豆饼水的检测

检测牛乳中是否掺入豆浆或豆饼水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豆浆和豆饼水含有大豆特有的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这些成分在牛乳中并不存在或者含量极低。因此,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来识别这些非法添加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1. 蛋白质电泳法

原理:利用电泳技术分离不同来源的蛋白质,通过比较样品中的蛋白质谱型与纯牛奶及豆浆的蛋白质谱型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豆浆成分。

操作步骤:

提取样品中的蛋白质,并进行电泳处理(如SDS-PAGE)。

比较电泳图谱中的条带分布情况。如果出现豆浆特有的蛋白质条带,则表明样品中含有豆浆成分。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原理:使用针对大豆蛋白(如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定量分析。

操作步骤:

准备标准曲线和待测样品。

将样品加到包被有抗大豆蛋白抗体的微孔板中。

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孵育后洗去未结合部分。

加入底物,根据颜色变化或光密度读数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豆蛋白及其浓度。

3. 显微镜检查法

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颗粒结构,识别是否存在非乳成分如大豆残留物或其他添加剂。

操作步骤:

取少量待测样品制成载玻片。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颗粒形态。大豆颗粒通常具有特定形状和大小,而乳制品中的脂肪球和其他成分则有不同的外观特征。

如果发现与已知大豆颗粒相似的结构,则说明样品中可能含有豆浆或豆饼水。

4. 碘液测试法(适用于淀粉检测)

原理:虽然豆浆本身不含大量淀粉,但豆饼水中可能会含有一定量的淀粉。碘与淀粉反应生成蓝黑色络合物,这是淀粉特有的显色反应。

操作步骤:

取适量待测牛奶样品置于试管中。

向样品中加入几滴碘溶液(可以是碘酒或者用碘化钾和碘配制的溶液)。

观察颜色变化。如果溶液变为蓝黑色,则表明样品中含有淀粉,提示可能存在豆饼水。

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原理: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和脂类具有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纯牛奶的红外光谱图,可以识别出是否存在大豆成分。

操作步骤:

制备样品薄片或直接使用液体样品。

将样品放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获得红外光谱图。

对比样品光谱与标准光谱,寻找差异点。

6. 生物化学分析

氨基酸分析: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有所不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分析样品中的氨基酸组成,可以鉴别是否存在大豆蛋白。

脂肪酸分析:大豆油和牛奶脂肪的脂肪酸组成也存在差异。气相色谱(GC)可用于分析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大豆油成分。


注意事项

准确性: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建议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结果。

样品处理: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不会引入额外的杂质或影响检测结果。

安全措施:操作过程中应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工作。


通过上述方法,食品检验员可以有效地检测出牛乳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的豆浆或豆饼水,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同时,持续关注最新的检测技术和行业标准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