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乳中掺尿素的检测

检测乳制品中是否掺入尿素(urea)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非法添加尿素到牛奶中通常是为了提高氮含量,从而在不增加实际蛋白质的情况下提高所谓的“蛋白质”含量。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来识别和定量分析乳制品中的尿素:


1. 二乙酰一肟法(Di-acetyl monoxime method)

原理:尿素与二乙酰一肟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粉红色的衍生物。

操作步骤:

取适量待测牛奶样品,加入少量浓硫酸使其酸化。

加入几滴二乙酰一肟试剂,并加热至沸腾。

如果溶液变为粉红色,则表明样品中含有尿素。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原理:利用针对尿素特异性抗体进行定量分析。

操作步骤:

准备标准曲线和待测样品。

将样品加到包被有抗尿素抗体的微孔板中。

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孵育后洗去未结合部分。

加入底物,根据颜色变化或光密度读数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尿素及其浓度。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和定量分析复杂混合物中的特定成分,适用于微量成分的检测。

操作步骤:

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通常需要先将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去除,以避免干扰。

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HPLC系统,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柱温条件。

使用紫外检测器或其他适合的检测器监测目标峰。

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与标准曲线对比,确定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4. 蒸馏滴定法

原理:通过蒸馏将尿素转化为氨气,然后用标准酸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氨气。

操作步骤:

取适量待测牛奶样品,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蒸馏,使尿素分解成氨气。

收集蒸馏出的氨气于硼酸溶液中。

使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收集到的氨气,根据消耗的标准酸量计算尿素含量。

5. 酶法测定

原理:利用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随后使用奈氏试剂显色或直接测量氨的浓度。

操作步骤:

取适量待测牛奶样品,加入尿素酶溶液,在适宜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使尿素完全水解。

加入奈氏试剂或其他适合的氨检测剂。

在特定波长(通常为570 nm左右)下测量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注意事项

准确性: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建议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结果。

样品处理: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不会引入额外的杂质或影响检测结果。对于含有高蛋白的样品,可能需要预先处理以去除蛋白质。

安全措施:操作过程中应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工作。


通过上述方法,食品检验员可以有效地检测出乳制品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的尿素,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同时,持续关注最新的检测技术和行业标准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