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标准菌株、工作菌株与质控菌株区别与用途

 标准菌株、工作菌株和质控菌株在微生物学研究和质量控制中扮演不同角色,其核心区别体现在‌来源、用途、特性稳定性及管理要求‌等方面。

01 标准菌株

Reference Strain


(1)定义与来源‌

标准菌株是由国际权威机构(如ATCC、CMCC等)保藏并确认的菌株,具有明确的分类学地位和遗传稳定性。其作为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基准,通常来源于原始分离株或经过严格鉴定的菌株。
示例: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

(2)核心用途‌

‌a.分类与鉴定‌:作为微生物分类的“金标准”,用于鉴定新分离菌株的种属归属。

b‌.方法验证‌:在建立新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时,用于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

‌c.溯源依据‌:作为实验室菌株管理的溯源起点,确保实验结果的可追溯性。

‌(3)特性与稳定性‌
标准菌株具有高度遗传稳定性,其生物学特性(如形态、生化反应、耐药性等)经过严格确认,通常以冻干粉或超低温冷冻形式保存,以减少变异风险。


02 工作菌株

Working Strain


(1)定义与来源‌

工作菌株是由标准菌株经实验室传代培养后获得的菌株,通常用于日常实验操作。其来源为标准菌株的直接传代或经过有限次传代的子代菌株。
示例:从ATCC 25922传代得到的第3代菌株。

(2)核心用途‌

‌a.日常实验‌:用于微生物学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质量控制等常规实验。

‌b.方法优化‌:在标准方法的基础上,用于优化实验条件(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时间等)。

‌c.教学与培训‌:作为教学实验的常用菌株,便于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3)特性与稳定性‌
工作菌株的遗传特性与标准菌株高度一致,但传代次数增加可能导致遗传漂变或表型变异。因此,实验室需严格控制传代次数(通常不超过5代),并定期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验证。


03 质控菌株

Quality Control Strain


(1)定义与来源‌

质控菌株是专门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的菌株,通常由标准菌株衍生而来,并经过严格筛选和验证。其来源可能包括标准菌株的传代子代或经过特殊处理的菌株(如定量冻干菌)。
示例:用于药敏试验的质控菌株ATCC 29213(肺炎链球菌)。

(2)核心用途‌

‌a.内部质控‌:用于监测实验室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重复性,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b.外部质评‌:参与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如能力验证、室间质评),评估实验室检测水平。

‌c.仪器校准‌:用于校准微生物鉴定仪、药敏试验仪等设备的性能参数。

‌(3)特性与稳定性‌
质控菌株需具备高度稳定的生物学特性,通常以冻干粉形式保存,并在规定条件下复溶使用。实验室需定期对质控菌株进行性能验证,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如CLSI、ISO等)。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