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乳粉的生产工艺

乳粉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旨在将新鲜牛奶或羊奶转化为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粉末形式,同时尽可能保留其营养成分。以下是食品检验员需要了解的乳粉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及其关键控制点: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奶验收

质量检测:对原料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感官检查(颜色、气味)、理化指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酸度等)以及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致病菌等)。

冷却保存:合格的原料奶应立即冷却至4°C以下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预处理

过滤与净化:去除原料奶中的杂质和可能存在的微小颗粒。

标准化:调整原料奶中的脂肪和非脂固体含量,使其符合目标产品的要求。

巴氏杀菌:通过温和加热(通常为72-75°C持续15秒)杀死大部分有害微生物,但不破坏营养价值。

均质化:在高压下使脂肪球破碎成更小的颗粒,防止脂肪上浮,改善口感和平滑度。

浓缩

蒸发浓缩:利用多效蒸发器或膜技术减少牛奶中的水分含量,达到约40%-60%的固形物浓度。这一步骤有助于降低后续干燥过程的能量消耗。

干燥

喷雾干燥:这是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之一。经过浓缩后的乳液被高速旋转的喷嘴雾化成细小液滴,并在热空气中迅速干燥成粉末状。此过程中需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量,以保证产品质量。

流化床干燥(可选):某些情况下会使用流化床进一步干燥喷雾干燥后的乳粉,提高产品的流动性并减少结块现象。

冷却与包装

冷却:刚生产的乳粉需要快速冷却至室温,以防变质。

筛分与混合:确保乳粉颗粒大小均匀一致,并可根据需要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强化剂。

包装:采用密封良好的包装材料(如铝箔袋或罐装),并在低氧环境下封装,延长保质期。


关键控制点

卫生管理: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GMP(良好生产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温度控制:无论是巴氏杀菌还是干燥阶段,都需要精确控制温度,避免营养成分损失或产生不良风味。

水分活度: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3%-5%,以防止微生物生长并保持良好的物理特性。

营养保留:尽量减少加工过程中对乳品中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害。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乳粉产品。作为食品检验员,理解这些工艺步骤及其潜在风险点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此外,还需要定期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成品进行抽样检测,以验证各项指标是否达标。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