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植物油脂的加工

食品检验员在处理植物油脂的加工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植物油的生产过程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包装涵盖了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最终产品的纯净度、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以下是植物油加工的主要流程及各阶段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点:


植物油加工流程

1. 原料预处理

筛选与清洗:去除种子中的杂质如石块、泥土等,并用水或空气进行清洗以减少灰尘和其他污染物。

破碎与调质:将大颗粒的油料作物(如大豆、花生、葵花籽等)破碎成较小的部分,有时会通过调节水分和温度来优化后续提取效率。

2. 提取油脂

机械压榨法:利用物理压力直接从油料中挤出油脂,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适合小规模生产。

溶剂浸出法:使用有机溶剂(如己烷)溶解油料中的油脂,然后蒸发掉溶剂得到粗油。这种方法提取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需严格控制溶剂残留量。

3. 精炼处理

脱胶:通过水洗或其他化学方法去除天然存在的磷脂等胶体物质。

脱酸:采用碱炼法中和游离脂肪酸,降低油脂酸价。

脱色:利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材料去除色素,改善色泽。

脱臭:通过高温蒸汽蒸馏除去异味成分,提升风味。

冬化(可选):对于某些特定用途的油脂(如沙拉油),需要通过缓慢冷却结晶并过滤去除蜡质,防止低温下浑浊现象发生。

4. 成品包装

充氮包装:为了延长保质期,通常会对瓶装或桶装油脂进行充氮处理,避免氧化变质。

标签标识: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列表、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储存条件等必要信息。


质量控制要点

原材料检测:检查油料作物的新鲜度、含水量、霉变情况及农药残留水平。

加工参数监控: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监测关键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时间等,确保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一致性。

理化指标测定:包括酸价、过氧化值、碘价、不皂化物含量等,反映油脂新鲜度和稳定性。

微生物安全性评估:定期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细菌总数、霉菌计数、致病菌筛查等微生物学检测。

添加剂管理:如果使用了抗氧化剂、维生素E等添加剂,需按照国家标准限量添加,并准确记录。

感官评价:除了实验室分析外,还应对油脂的颜色、气味、口感等方面进行感官评价,确保符合消费者预期。


通过上述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证植物油的安全性和高品质,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加工技术和检测手段不断涌现,也为提升植物油的质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