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糖果的生产工艺

糖果的生产工艺涵盖了从原材料准备到成品包装的多个步骤,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以下是糖果生产工艺的主要流程及各阶段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糖果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准备

选择优质原料:包括砂糖、葡萄糖浆、乳制品(如牛奶、奶油)、水果浓缩汁、坚果、巧克力等基本成分,以及色素、香精和酸味剂等添加剂。所有原材料都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检查。

预处理:对于固体成分(如果仁、巧克力豆)需要清洗或筛选;液体成分(如果汁、乳制品)可能需要经过巴氏杀菌处理。

2. 配料混合

精确称量:根据配方准确称量每一种原料,保证比例正确。

均匀混合:将各种液体和固体成分按照特定顺序加入到加热容器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并形成均匀的糖浆。这一步骤是制作糖果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地和风味。

3. 加热与熬煮

加热糖浆:将混合好的糖浆加热至特定温度,通常在120°C到160°C之间,具体取决于所制备的糖果类型。例如,硬糖需要更高的温度,而软糖则相对较低。

持续搅拌:在加热过程中保持持续搅拌,防止糖浆粘锅或烧焦,同时有助于均匀分布热量和成分。

调节pH值:通过添加柠檬酸或其他酸性物质调整糖浆的pH值,影响糖果的硬度和口感。

4. 成型

冷却与拉伸:将熬煮后的糖浆迅速冷却并拉伸成条状或块状,以便于后续成型操作。这个过程有助于去除气泡并改善糖果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切割与模塑: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可以将糖浆倒入模具中定型,或者通过机械切割成特定形状和大小的糖果颗粒。

5. 包装

快速冷却:为了保持糖果的新鲜度和结构稳定性,通常会先让其快速冷却。

密封包装: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密封糖果,既能保护产品不受外界污染,又能延长保质期。对于含有高湿度成分的糖果(如夹心糖),还需采用防潮包装。

标签标识:确保包装上的信息完整准确,包括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等,特别是对过敏原的标注。


质量控制要点

感官评价:除了实验室分析外,还应对糖果的颜色、香气、口感等方面进行感官评价,确保满足消费者期望。

理化指标测定:

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糖果变软甚至发霉,过低则会使糖果过硬影响食用体验。

总糖量及还原糖比例:反映糖果的主要成分及其甜度。

酸价和过氧化值:特别是对于含有油脂成分的糖果,这些指标反映了油脂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微生物安全性评估:定期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细菌总数、霉菌计数、致病菌筛查等微生物学检测,确保无害化生产。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检测:检测铅、汞、砷等重金属含量,确保不超过法定限值。

追溯体系建立:建立健全的产品追溯系统,以便于快速定位问题源头,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证糖果的安全性和高品质,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加工技术和检测手段也为提升糖果的质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