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方法确认的要求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在进行方法确认时,需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以确保所用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要求旨在验证特定方法是否适合于其预期的应用,并能提供一致、可靠的结果。以下是关于方法确认的主要要求:


方法确认的关键要求

1. 适用性

目标明确:确认过程应基于具体的检测目的,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

样品基质匹配:确认应在与实际样品相似或相同的基质中进行,以评估方法对复杂基质的适应能力。

2. 性能参数

确认过程中需要评估的方法性能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准确度(Accuracy)

确认测量值接近真实值的程度。可以通过加标回收实验来评估,即向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或空白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目标分析物,然后测定其回收率。

精密度(Precision)

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测试样本进行多次测量的一致性。

再现性:不同实验室或不同时间点对同一测试样本进行测量的一致性。

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

指能够从背景噪音中区分出来的最小信号强度对应的被测物浓度。LOD反映了方法能够可靠检测到目标物质的最低水平。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

是指可以对目标物质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的最低浓度。通常LOQ高于LOD,因为它不仅要求能检测到物质的存在,还要能给出精确的数量信息。

线性范围(Linearity Range)

表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响应信号与被测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呈直线关系的程度。理想情况下,整个工作曲线应覆盖从LOQ到最高可接受浓度的区间。

特异性(Specificity)

确定方法能否识别并测量特定的目标分析物而不受基质或其他共存物质干扰的能力。高特异性的方法能够有效区分目标化合物与其他可能存在的化合物。

耐用性(Robustness)

考察方法在微小变动条件下(如pH值变化、温度波动等)仍能保持稳定性能的能力。良好的耐用性表明方法不易受到实验条件轻微变化的影响。

3. 标准物质和参考材料

使用经过认证的标准物质或参考材料来进行方法确认,确保结果具有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对比实验结果与标准值,评估方法的偏差。

4.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所有确认活动都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的仪器、试剂、样品处理步骤、环境条件等。

撰写报告:完成确认后,应撰写详细的报告,总结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及其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如果确认失败,则需说明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持续监控

定期重新确认方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出现新的技术发展、法规更新或者发现现有方法存在问题时。

监控日常检测数据,通过内部质量控制程序(如质控样、加标回收率等)持续验证方法的稳定性。


方法确认的具体实施步骤

制定计划:根据待确认方法的特点和应用需求,制定详细的确认计划。

选择合适的样品:选择代表性的样品,特别是那些含有目标分析物的真实样品或添加了标准物质的样品。

执行实验:按照预定方案执行实验,收集必要的数据。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项性能指标。

评估结果:将得到的结果与预设的标准或指南对比,判断方法是否满足要求。

编写报告:记录整个确认过程中的发现,包括使用的材料、方法、获得的结果及结论。


通过严格遵守上述要求,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可以确保所使用的方法既科学又可靠,从而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定期回顾和更新方法确认流程也是维持实验室高效运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