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肉蛋及制品中致病菌的测定

食品检验员在测定肉蛋及其制品中的致病菌时,需要采用科学且标准化的方法来确保食品安全。肉类和蛋类及其制品是常见的食物源,但如果处理不当或储存条件不佳,可能会成为致病菌生长的理想环境,从而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测定肉类和蛋类及其制品中致病菌的方法:


常用的致病菌检测方法


传统培养法

原理:将样品接种到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条件下培养,然后观察菌落形态并进一步鉴定。

优点:直观可靠,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细菌。

缺点:耗时较长,通常需要24小时至数天时间。


分子生物学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CR):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病原体的DNA片段,然后通过电泳或其他手段检测扩增产物。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不仅可以检测是否存在目标病原体,还能定量其含量。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速度快,可以在数小时内得到结果。

缺点:成本较高,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


免疫学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使用标记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样本中的抗原结合,再通过酶底物显色反应来检测目标病原体的存在。

优点: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筛查。

缺点:对于某些低浓度的病原体可能不够敏感。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识别元件与信号转换器相结合的技术,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出特定的病原体。

优点:快速、便携,适合现场检测。

缺点:目前应用不如上述方法广泛,技术还在发展中。

常见的致病菌及其检测重点

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常见于肉类、蛋类及其制品中,可引起食物中毒。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冷藏条件下的生长能力,可能导致严重的食源性疾病。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等):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可导致严重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产生的毒素即使经过加热也不易被破坏。

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主要与家禽产品相关联。


样品前处理

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需要对肉类和蛋类及其制品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

取样:根据标准取样规则从不同部位采集代表性样品。

预处理:包括均质化、稀释等步骤,使样品均匀一致,便于后续检测。

富集培养:对于低浓度的致病菌,可能需要先进行富集培养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法规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致病菌的限量有不同的规定。在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标准(如GB 4789系列)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和限值要求。了解并遵守当地法规要求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注意事项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和样品损失。

确保使用的试剂纯度足够高,以免引入额外的误差。

定期校准仪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方法,食品检验员可以有效地测定肉蛋及其制品中的致病菌,这对于评估产品的安全性、质量控制以及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至关重要。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应考虑实际需求、资源限制以及预期的结果精度。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