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糕点糖果中致病菌的测定

在食品检验中,测定糕点和糖果中的致病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致病菌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以下是针对常见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李斯特菌等)的检测方法概述及其具体步骤。


常见致病菌概述

沙门氏菌(Salmonella)

特点: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中,可通过粪便污染食品。

症状:发热、腹泻、腹痛等,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特点:革兰氏阳性球菌,常寄生于人体皮肤和鼻腔内,通过手部接触传播。

症状:呕吐、腹泻、腹部绞痛,通常发病快但持续时间短。

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

特点:一种特定类型的大肠杆菌,能产生志贺毒素,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症状: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包括出血性结肠炎、溶血尿毒综合症(HUS)。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XMLSchema [ truncated due to length limitation, please continue if needed ]

为了提供更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上述几种常见致病菌的具体检测方法步骤:


传统培养法

1. 样品准备

取样:从具有代表性的位置采集样品,并确保样品均匀一致。

前增菌:将样品加入缓冲蛋白胨水(BPW)中,在36±1°C下培养18-24小时。这一步骤旨在让潜在存在的致病菌恢复活力并开始繁殖。

2. 增菌

根据不同目标致病菌选择相应的选择性增菌培养基:

沙门氏菌:RV肉汤(Rappaport-Vassiliadis Soya Peptone Broth)或TTB肉汤(Tetrathionate Brilliant Green Broth),在适当温度下培养指定时间。

金黄色葡萄球菌:7.5% NaCl 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7.5% NaCl),在36±1°C下培养24±3小时。

大肠杆菌O157:H7:EC肉汤或改良EC肉汤(mEC),在44.5°C下培养24±3小时。

李斯特菌:Half-Fraser肉汤或Fraser肉汤,在30°C下培养24-48小时。

3. 分离与纯化

平板分离:从上述选择性增菌培养基中各取一环培养液,分别划线接种于适合的鉴别培养基上,在相应温度下培养指定时间。

沙门氏菌:XLD琼脂或HE琼脂。

金黄色葡萄球菌:Baird-Parker琼脂或血琼脂平板。

大肠杆菌O157:H7:CT-SMAC琼脂或Sorbitol MacConkey琼脂。

李斯特菌:PALCAM琼脂或Oxford琼脂。

4. 确认试验

生化鉴定:从疑似致病菌的菌落中挑取单个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生化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三糖铁琼脂(TSI)、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靛基质试验等。

血清学鉴定:使用特异性抗血清对疑似致病菌进行凝集反应,以确定具体血清型。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

除了传统培养法外,现代实验室也常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来快速检测致病菌的存在。

1. 样品DNA提取

使用商业化的DNA提取试剂盒或者自制方案从样品中提取总DNA。

2. PCR扩增

设计针对特定致病菌基因(如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stx基因、李斯特菌的hly基因)的引物,通过PCR扩增目标片段。

反应条件一般为95°C变性5分钟;然后95°C 30秒、55-60°C退火30秒、72°C延伸1分钟,共35个循环;最后72°C延伸10分钟。

3. 结果分析

通过电泳观察PCR产物是否存在预期大小的条带,确认致病菌的存在。


注意事项

质量控制

空白对照:每次实验都应设置空白对照,以排除假阳性结果。

加标回收率:向部分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致病菌株,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重复性测试:对同一样品多次测定,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安全措施

防护装备:处理致病菌时需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口罩),并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废弃物处理:正确处置所有含致病菌的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细节、使用的试剂批号、仪器参数等信息,便于追溯和复核。


通过上述方法,食品检验员能够有效地检测糕点和糖果中的致病菌,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正确执行这些步骤不仅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还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重现性。无论是采用传统培养法还是PCR技术,都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获得可信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安全监控的需求。此外,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也是预防致病菌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