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食品检验员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测定

饮料中的二氧化碳(CO₂)含量是影响其口感和泡沫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碳酸饮料而言,准确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食品检验员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测定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1. 压力法(直接测量法)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密封容器内饮料的压力来间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含量。

操作步骤:

样品准备:取适量饮料样品,确保样品温度稳定在一个已知值(如20°C),因为温度对溶解气体量有显著影响。

设备准备:使用专门的压力计或二氧化碳测定仪(如Pender CO₂ 测定仪),这些设备可以直接读取饮料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压力。

测量过程:

将饮料样品倒入专用的压力测量装置中,并密封。

等待一段时间让系统达到平衡状态,然后读取压力计上的数值。

转换为二氧化碳含量:根据测得的压力值和样品温度,利用Henry定律或其他相关公式将压力转换为每升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克数(g/L)或体积倍数(V/V)。不过,为了简化说明,具体公式这里不展开讨论。


2. 容量分析法(Draize法)

此方法通过释放并收集饮料中的二氧化碳,然后测量其体积来确定二氧化碳含量。

操作步骤:

样品准备:同样需要保持样品温度恒定。

设备准备:使用带有刻度的玻璃仪器(如Drake倒置量筒法所用设备),可以精确测量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体积。

测量过程:

将一定量的饮料样品注入到一个密闭系统中,该系统允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并被收集起来。

在标准条件下(通常是25°C和1大气压),测量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体积。

结果计算:根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体积和原饮料样品的体积,计算出每升饮料中含有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V/V)。


3. 酸碱滴定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较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饮料,通过滴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来定量。

操作步骤:

样品准备:取适量饮料样品,并加入过量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其中的酸性成分。

释放二氧化碳:加热处理或搅拌使二氧化碳完全释放出来。

滴定剩余碱液: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直到达到终点。

计算二氧化碳含量:根据消耗的标准酸溶液的体积,反推计算出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温度对二氧化碳溶解度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样品温度,并且在报告结果时应注明测量时的温度条件。

设备校准:定期校准所有使用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精度。

操作一致性:为了获得可重复的结果,每次测量的操作步骤应尽量一致,包括倒酒的速度、密封方式等。

环境因素:避免外界气流干扰测量过程,尤其是在开放环境中进行容量分析法时。

其他考量

除了上述常用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可用于特殊场合或更精确的测量需求,比如气相色谱法(GC)。这种方法虽然更为复杂且成本较高,但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二氧化碳含量测定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食品检验员能够有效地测定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这对于监控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正确执行这些测试程序有助于确保获得可靠的数据,从而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支持。同时,遵循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也是确保测试结果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前提。在中国,可以参照GB/T 10792《碳酸饮料(汽水)》等相关标准执行。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