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实验室的废液、废弃、固废如何处理?

实验室环境污染与废液收集贮存:

实验室可能因操作产生气溶胶污染、直接污染等,需特别注意通风和防护。

废液收集时,若浓度超标需处理;最好分别处理,可统一处理的再集中;注意避免混合不兼容废液;选择无破损、耐腐蚀容器,并标明成分和日期。

对有害废液如硫醇、胺类,以及爆炸性物质,要特别小心处理,防止泄漏。

废液处理一般注意事项:

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明确专人负责登记、收集和处理。

处理前需了解废液性质,加入所需药品时注意观察和操作安全。

含络离子、螯合物的废液需特别处理,确保有害物质不直接排放。

沾附有害物质的物品不要丢入垃圾箱,要分类收集处理。

节约处理药品,考虑废液利用,尽量使用无害或易于处理的代用品。

废弃菌种培养基与样品处理:

废弃菌种培养基需高温消毒后放入专用袋处理;检验剩余样品同样处理。

不可排放的固、液体废弃物由检测人员收集到固定地点,危险废弃物单独收集送交有资质的处理公司。

实验室废气处理:

少量有毒气体通过通风橱排出;大量有毒气体需燃烧或吸收处理。

如NO2、SO2等可用碱液吸收后排出;不能冷凝的气体需先处理再排入通风橱。

实验室废水分为无机废水和有机废水,需分别处理。

含六价铬、氰化物、镉及铅废液处理:

含六价铬废液需戴防护眼镜、手套操作,还原成三价铬后处理;注意稀释后还原,并确认不含六价铬再排放。

含氰化物废液需制成碱性处理,注意操作安全;对难分解的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需另行处理。

含镉及铅废液需根据处理最适宜pH值分别处理;含大量有机物或氰化物的废液需先分解处理。

实验室生物类废弃物处理:

液体废物加漂白粉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加漂白粉消毒后处理。

一次性使用制品如手套、帽子等集中烧毁;可重复利用器材如玻片、吸管等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废弃。

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需压力灭菌后处理;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倒入化粪池或焚烧处理。

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案例:

废弃物处理首要原则是清除污染、高压灭菌或焚烧。

感染性材料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后处理;废弃物分类处理,包括可重复或再使用、污染锐器、清除污染后重复使用或丢弃、直接焚烧的材料。

皮下注射针头应完整置于盛放锐器容器中焚烧;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材料不应事先清洗;废弃的污染材料需高压灭菌后处理。

化学系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案例:

毒性化学物质废弃物依规定办理;有机废液分类处理,包括醇类、含卤素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

无机废液分为含重金属废液和一般无机化合物溶液处理;有机固体及一般固体废弃物分别贮存并标示。

废弃物贮存需注意不相容物质隔离存放;贮存容器需完好无损。

农业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计量测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