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人员和环境卫生微生物检测方法
一、 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
2采样(空气沉降法)
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
空气质量标准:
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
二、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
1. 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2. 检验方法:同工器具表面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3. 结果计算:每只手表面的细菌总数(cfu/只手)=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样液稀释倍数
三、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
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
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
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
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
2.1细菌总数的检验
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
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
2.2致病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
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
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
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
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
四、消毒液药效的微生物学鉴定法
1采样对象:正常使用的消毒液,和已知配制好备用的消毒液
2采样及检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毫升样液,加入9毫升稀释液中混匀,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土温80和0.3%卵磷脂;对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W/V)土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中的残效作用,
将注入了样液的稀释液充分摇匀,取1毫升注入平皿,随之倒入普通营养琼脂,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将平皿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计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
3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表明被检样液中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在用于消毒。
该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它的理论模式依据是:100CM2的面积上10MIN降落的菌落数,
等于1升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总数.系数50000基于上述假说和单位换算而来.
细菌总数(CFU/M3)=5/10T*100/A*1000*N=50000*N/AT
5/10T:实际放置了5MIN;
100/A:A单一培养皿面积;
1000:1M3=1000L啊,换算成m3
1、空气细菌落菌数单位既然是cfu/m3,那采样时应该还要记录放置平皿的高度。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罐头行业有个标准如下:
落下菌数 空气污染程度 评价
30以下 清洁 安全
30~50 中等清洁
50~70 低等清洁 应加注意
70~100 高度污染 对空气要进行消毒
100以上 严重污染 禁止加工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
2采样(空气沉降法)
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
空气质量标准:
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
二、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
1. 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2. 检验方法:同工器具表面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3. 结果计算:每只手表面的细菌总数(cfu/只手)=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样液稀释倍数
三、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
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
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
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
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
2.1细菌总数的检验
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
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
2.2致病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
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
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
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
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
四、消毒液药效的微生物学鉴定法
1采样对象:正常使用的消毒液,和已知配制好备用的消毒液
2采样及检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毫升样液,加入9毫升稀释液中混匀,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土温80和0.3%卵磷脂;对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W/V)土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中的残效作用,
将注入了样液的稀释液充分摇匀,取1毫升注入平皿,随之倒入普通营养琼脂,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将平皿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计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
3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表明被检样液中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在用于消毒。
该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它的理论模式依据是:100CM2的面积上10MIN降落的菌落数,
等于1升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总数.系数50000基于上述假说和单位换算而来.
细菌总数(CFU/M3)=5/10T*100/A*1000*N=50000*N/AT
5/10T:实际放置了5MIN;
100/A:A单一培养皿面积;
1000:1M3=1000L啊,换算成m3
1、空气细菌落菌数单位既然是cfu/m3,那采样时应该还要记录放置平皿的高度。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罐头行业有个标准如下:
落下菌数 空气污染程度 评价
30以下 清洁 安全
30~50 中等清洁
50~70 低等清洁 应加注意
70~100 高度污染 对空气要进行消毒
100以上 严重污染 禁止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