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定量。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与己糖,而且可以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X 所以用愈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
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意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时,则应注意切勿将样品的未溶解残渣加入反应液中,不然会因为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与意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糖类与蒽酮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为630nm,故在此波长下进行比色。
【操作步骤】
1. 称量:用台式天平称取0.10g玉米淀粉,置于50mL锥形瓶中。
2. 样品制备:加入30ml沸水于锥形瓶中,沸水浴30min(不时摇动),取出,3000rpm离心10min,反复洗涤残渣2次,合并滤液,冷却至室温,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再从中取出1.5ml,再定容到25ml的容量瓶中
3. 标准曲线的制备:
①吸标样:吸取0,0.1,0.2,0.3,0.4,0.6,0.8ml葡萄糖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10,20,30,40,60,80µg葡萄糖),分别置于10m1带塞比色管中。
②加蒸馏水:吸取1.0,0.9,0.8,0.7,0.6,0.4,0.2ml蒸馏水分别加入加有0,0.1,0.2,0.3,0.4,0.6,0.8ml葡萄糖标准使用液的试管中
③加蒽酮试剂: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4.0m1蒽酮试剂,置沸水中煮沸10min,取出流水冷却放置10min,。
④定容比色:冷却后于波长620nm处比色测量各管OD值
⑤绘制标准曲线:用葡萄糖含量和吸光值绘图。
4. 样品测定:吸取1.0m1样品制备液(25ml的容量瓶中)于10ml带塞比色管中,加入4.0ml蒽酮试剂,置沸水中煮沸10min,取出流水冷却放置10min,620nm处比色测量各管OD值。以标准曲线中的1号试管作为空白.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定量。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与己糖,而且可以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X 所以用愈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
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意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时,则应注意切勿将样品的未溶解残渣加入反应液中,不然会因为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与意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糖类与蒽酮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为630nm,故在此波长下进行比色。
【操作步骤】
1. 称量:用台式天平称取0.10g玉米淀粉,置于50mL锥形瓶中。
2. 样品制备:加入30ml沸水于锥形瓶中,沸水浴30min(不时摇动),取出,3000rpm离心10min,反复洗涤残渣2次,合并滤液,冷却至室温,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再从中取出1.5ml,再定容到25ml的容量瓶中
3. 标准曲线的制备:
①吸标样:吸取0,0.1,0.2,0.3,0.4,0.6,0.8ml葡萄糖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10,20,30,40,60,80µg葡萄糖),分别置于10m1带塞比色管中。
②加蒸馏水:吸取1.0,0.9,0.8,0.7,0.6,0.4,0.2ml蒸馏水分别加入加有0,0.1,0.2,0.3,0.4,0.6,0.8ml葡萄糖标准使用液的试管中
③加蒽酮试剂: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4.0m1蒽酮试剂,置沸水中煮沸10min,取出流水冷却放置10min,。
④定容比色:冷却后于波长620nm处比色测量各管OD值
⑤绘制标准曲线:用葡萄糖含量和吸光值绘图。
4. 样品测定:吸取1.0m1样品制备液(25ml的容量瓶中)于10ml带塞比色管中,加入4.0ml蒽酮试剂,置沸水中煮沸10min,取出流水冷却放置10min,620nm处比色测量各管OD值。以标准曲线中的1号试管作为空白.